回顧:2023年上半年疫情后投資增速仍好,但總體處于回歸的態勢當中。202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保持平穩發行,基建增速略有回落,依然較好;制造業對經濟的影響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月回落,呈回歸態勢;穩杠桿后時代地產投資增速繼續下滑,主要是建筑工程投資下滑的影響,施工和新開工受到的影響最大,保交樓政策推進竣工情況改善明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歸到略低于疫情前水平。受地產影響建筑建材行業需求依然疲弱,水泥5月單月產量同比下降0.4%,浮法玻璃開工率依然在低于80%的較低水平。
地產行業政策效果低于預期,但無收斂負反饋正在改善,在系統政策落地和新調控持續發力下健康回歸確定。2022年地產一系列的政策組合和因城施策,對需求的刺激效果低于市場預期。但是在住宅銷售額的帶動下,商品房銷售總額同比增速已經開始轉正。包括同口徑的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速也已經轉正,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特別是保交樓政策效果突出,從年初同比轉正后保持高增長態勢,隨著地產預期的改善,保交樓政策效果的持續性也會得到改善。房地產個人按揭貸款、定金和預付款累計額同比增速已經開始從四、五月份轉正,房地產自身造血功能開始改善。地產行業因為融資約束導致的無收斂的負反饋正在得到改善和控制。從“金融16條”到“第三支箭”等政策具備前瞻性和系統性,更大力度的落地保障地產的健康發展。同時,更大范圍和力度的因城施策和更豐富的政策儲備也會確保房地產行業回歸長期健康發展的軌道上。地產發展新階段和存量房時代建議繼續關注消費建材。從短期看,近幾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和竣工面積的較大剪刀差,保證了保交樓政策的效果。隨著這些面積的竣工,帶來消費建材需求的釋放,從而平滑新開工的不足導致的后續需求影響。同時,中國房地產已經從粗放式的發展階段,進入到改善性和存量房時代的新時代。改善性、高品質的居住需求和巨大的存量房會帶來消費建材需求的穩定釋放和新空間。擁有高標準的產品品質、得到市場認可的品牌力以及完善成熟的銷售渠道的消費建材公司受益大,在地產回歸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的成長性更加確定。
著眼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業績改善和建筑央企的資產優化。2023年傳統建筑建材行業的總體盈利水平仍處于歷史的低位,行業競爭依然激烈,在建筑建材行業長期集中度提升的大趨勢下,優秀和龍頭公司市占率的提升將會加快。并且一旦需求改善也會帶來較好的業績彈性,我們在下半年需要等待需求的改善帶來相關公司的業績改善和成長性。央國企建筑公司資產優化還在繼續:優質訂單的獲得、存量資產的盤活、國資委的新考核標準、股權激勵和一帶一路等均會提升資產質量,帶來估值的修復。
2023年下半年繼續建議關注消費建材等優秀和龍頭公司的成長以及央企公司資產優化。我們繼續堅持一直以來觀點:繼續看好消費建材受益地產調控下階段需求的平穩以及地產新發展階段的需求的持續性和優秀公司確定的成長性,關注裝修管材、瓷磚、涂料和石膏板等;繼續建議關注水泥、減水劑和防水材料等,等待地產探底后的新周期的變化;看好建筑央企資產結構和質量優化帶來的估值修復。
風險提示:房地產行業回歸時間超出市場預期和政策調控節奏的不確定性。
(來源:東興證券)
粉絲特惠:好股票APP五個熱門產品任選一款,體驗五天!歡迎下載注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