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也是現代數字經濟的基石。國家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半導體產業戰略地位凸顯。英偉達GH200 有望加速全球AI 服務器算力芯片市場變革。機構看好中國芯片企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半導體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也是現代數字經濟的基石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汽車智能化、5G、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市場不斷發展,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和科技的重要一環,憑借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穩定的經濟增長和持續的政策支持等有利條件,半導體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國家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半導體產業戰略地位凸顯
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均具備一定的門檻,需要持續的資金和人才投入,政策扶持對半導體產業發展推進的意義重大。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著重落在集成電路領域?!笆奈濉笔侵袊雽w行業夯實基礎、謀取更大進步的關鍵五年,多個“十四五”相關政策均將集成電路列入重點發展項目。
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周期復蘇”和“AI創新”三重邏輯共振
1、國產化仍然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主旋律。我國在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集成電路制造等環節的國產化仍需持續提升;
2、全球半導體銷售額下降幅度放緩,行業周期拐點或初現。當前時點半導體行業庫存去化顯著,且Q2開始終端需求逐漸回暖,部分產品訂單量回升,行業整體下行阻力增大,此輪周期拐點或將顯現。
3、AI或將掀起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下,以算力和服務器為中心,受益方向持續向上游和下游傳導。
國產算力芯片市占率低,具備廣闊拓展空間
算力芯片目前國產廠商份額極低。CPU目前從市場占有率來說,Intel 依靠其強大的X86 生態體系,在通用CPU 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市場份額常年保持在80%左右,AMD 近期追趕勢頭明顯,其他廠商整體市場份額不超過1%。2022 年,數據中心領域Intel 市場占有率為71%,較21年下降10pcts,AMD 在22 年市占率快速提升8pcts 至20%,亞馬遜、Ampere 等新興玩家份額快速提升,給總計份額不足5%的國產廠商發展帶來了借鑒意義。在獨立顯卡市場上,NVIDIA、AMD 和英特爾2022 年Q4 全球GPU 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2%、9%和9%。
多數參數我國CPU 具備比肩能力,IPC 性能是最主要差距
目前通過公開信息可以看出,主頻、核心數、內存類型等指標我國CPU 廠商差異不大,具備一定的比肩能力,但落實到具體性能決定指標IPC,僅Intel 和AMD 會公布IPC“相比上一代提升了多少”,其他國產CPU 從IPC 性能來看大致落后于Intel、AMD 幾年水平。
國產廠商的機遇一:數據中心帶來新需求
根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數據,2017年我國數據中心市場總機架數量166 萬架,2022 年預測達到670 萬架,2017-2022E 復合增速達32.2%。目前東數西算工程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于2022 年2 月,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8 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規劃了10 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各地數據中心都將集聚大量服務器,如韶關數據中心預計到2025 年將建成50 萬架標準機架、500 萬臺服務器規模,投資超500 億元(不含服務器及軟件)。
國產廠商的機遇二:國產化浪潮
政府及國有企事業單位為國產CPU 主陣地。據測算,今年PC 芯片市場規模在162-330 億元之間,2022 年服務器芯片市場規模則已達130 億美元。在企業級市場中,也不僅是國有企業,能源、交通、金融、電信、教育等重要領域或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也存在設備國產化需求。消費級市場對產業生態的要求最高,對性價比較為敏感,迭代周期短,是國產CPU 長期需突破的目標市場。
國產廠商的機遇三:通過封測技術彎道超車
后摩爾時代的到來,一方面,CPU 制程進入后摩爾定律時期升級速度趨緩,國產CPU 性能與國際主流水平逐步縮小,存在趕超的可能;另一方面,先進封裝技術成為兵家競爭新賽道,在封裝方面,我國封測廠商長電科技和通富微電在全球前五中占據兩席,通富與AMD 緊密合作,先進封裝技術正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我國CPU 企業有望通過封測技術彎道超車,彌補先進制程能力不足的缺陷。目前國產CPU 已經可以通過先進封裝技術實現性能提升與應用場景拓展。
(來源:信達證券、東方證券、國金證券)
粉絲特惠:好股票APP五個熱門產品任選一款,體驗五天!歡迎下載注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