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在病房时,我每天穿脱防护服,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忙碌的穿梭做治疗,一遍又一遍的洗手。到下班时,脱下汗湿的衣服,取下口罩,呼吸着外面的空气,肚子早已在咕噜咕噜地响了,口干舌燥的,这时候更是不能放松警惕,做好了自身的清洁消毒后才可喝水进食,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别人的负责。回到酒店,夜深躺被窝里时,脑子里有几个声音在回响,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接生了成百上千的新生儿,从他们出生发出的第一声啼哭第一眼看到的那一个人就是我,即时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得,这是生的希望,是幸福的延续。而在这里,看着他们一张张憔悴的脸,有痛苦的呻吟声,无奈的叹息,用彷徨无措的眼神望着我时,我都微笑着安慰他们,相信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相信国家,相信党。我和他们聊聊家常,给与他们新生儿般的呵护,直到他们的双眉舒展开,我才进行下一个治疗。虽然我的操作技能不能与重症科室的护士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爱护及工作的认真负责。勤能补拙,熟能生巧,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从开始的熟悉工作很快过渡到适应工作,应对自如了。
本部口腔科 章学诚
记得2月14日,我接的第一个班上遇到一位云南小伙,手机遗失后在长沙流浪数日,在进站口排查时发现体温异常,复测体温仍高伴咳嗽,因言语不通我们只能通过“手语”+“口语”进行交流,了解他的一些基本情况后,我们给了他水和食物并通知医院120将他马上收治排疑,后来我得知他经过医院检查、积极治疗,疑似被排除,人也逐渐恢复了健康,并联系上了家人,那一刻我真的很替他高兴,希望他能尽快和家人团聚。身为口腔医师的我,无法前往抗疫前线,但我一定要守好长沙的东大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这批第一个进入发热门诊隔离区的,下午四点钟进行换防交接班,我两点半就去找护士长补充物资和熟悉各项流程及注意事项。虽然我们经过培训,但对隔离区依然充满未知。第一个班主要是照看两个发热病人。特殊时期,人们都待在家里不出门,而这两个病人是在街头流浪,被警察送过来。我穿上防护服,戴上眼罩面屏,听力和视力都变弱了。晚上光线较暗,给病人抽血时,根本看不清血管,给操作增加不少难度。我当时心里默念要勇敢,不要怕。凭借多年的经验,我顺利完成所有标本采集。
上一篇:没有了